昨日上午,厦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举行专题询问会,对本报曾连续报道的“交通难”问题进行专题询问。副市长潘世建带领市发改委、市规划局、市交通局、市市政园林局、市公安局、市城管办、市交警支队等多个部门领导应询。会上,潘世建副市长和有关部门领导透露了以上多个利好消息。
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。
潘世建表示,下半年,我市将对40个繁忙路口考虑控制信号系统优化,推行“绿波”。
现在的红绿灯比较无序,一个路口的红绿灯和下一个路口不能联系起来。潘世建举例说,车辆有时候刚排队等了一个红灯,到了下一个路口,还要排队等红灯,今后要做到车过了绿灯之后,到下一个路口还是绿灯,这就是“绿波”。
我市还将进行必要的投入,继续推进,争取从点到线,从线到面不断扩大,节约市民的出行时间。
2治堵
建旅游集散中心
应对拥堵
去年以来,节假日大堵车让厦门市民印象深刻。
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翁金珠说,动车通车以后,火车站、轮渡等片区也经常严重拥堵,对这样的特殊时点、重点区域的交通组织,市政府有没有相关措施?
潘世建对委员的看法表示认同,他说,厦深铁路一旦开通,对交通组织的压力还会成倍增加。因此,厦门需要有旅游集散中心。目前,在厦门北站已经规划建设一个大型集散中心,岛内五通也会有一个。另外,还将在翔安、海沧建大型公交枢纽,这两个枢纽也会针对外来自驾车辆,让他们在这里聚集,换乘公交进入市中心。当然,要为他们提供更方便的公共交通服务,才能让他们把车停在外围,而不进入岛内。
3停车
新建6个停车楼
共4000多车位
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周海萍问:停车难问题如何改进?
市交通改善办负责人表示,停车问题在旧城区比较突出,目前,我市有南普陀-厦大地下停车场等7个在建的停车场或停车楼,将继续加快步伐早日投用。
此外,我市还考虑建设6个停车楼,分别位于档案馆、团结大厦、万寿路、第一医院、槟榔小学、市委党校附近,建完后可提供4000多个停车位,今后还会根据规划推动建设。
现在市区里的空地很少,我市还准备向社会征求意见,看哪些场地还可以建设停车场。
同时,我市准备出台政策,要求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在错峰时间向社会开放。还将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多元主体投资停车场建设,并在土地税费等方面给予支持。
4公交
公交最高票价
9月起仅2元
每天有超过200万人次市民乘公交出行,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邹军问:“市政府对进一步落实公交优先、提高公交分担率有哪些措施?”
潘世建给出了两组数据。5年来,厦门全市公交线路增加了88条,增加到现在的247条,增幅55%。乘坐公交出行的人数,从每年5.5亿人次增加到每年7.3亿人次。现在,每天有超过200万人次通过公交出行。
潘世建说,经过5次票改,厦门的公交分担率在国内相对比较高,接近31%,厦门的目标是到“十二五”末,争取使公交分担率达到近40%。
此外,厦门还将推出更优惠的公交票价。
潘世建副市长说,作为纪念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的30项惠民利民举措之一,从9月1日起,我市的公交车最高票价将从3元降到2元,而且2元的线路也只能保持少量,大部分线路票价将是1元。
5慢行
建慢行交通
是下一步大事
一些市民反映“走路难、骑车难”,非机动车道上走着汽车,人行道上停着汽车。
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维加问:市政府将如何安排道路资源,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各有其道、各行其道?
潘世建表示,政府对这个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。
他坦承,这几年比较重视解决行车难,确实把市民需要的步行道忽略了。下一步,将把慢行交通和自行车步行系统作为破解交通难的一件大事来抓。
6土方车
今年内,
全部装GPS
土方车引起的交通事故,特别是岛外土方车引起的事故引起了委员们的高度重视,几位委员都问起了这个问题。
目前,厦门有土方车企业96家,土方车共有725辆,分布在6个区进行施工运输。其中有200多部车已安装GPS。
陈维加委员追问:什么时候这些土方车能全部装完GPS?
潘世建表示,将在第三季度全力推进,今年内基本要完成。
来源:厦门商报